南燕保险龚勋:保险科技真正的机会,在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 蓝驰家族
2018-01-26 13:05 星期五
近日,蓝驰创投吴佳捷、南燕保险科技CEO龚勋接受投资中国记者采访,介绍了蓝驰投资南燕保险时的逻辑,以及南燕模式在行业中的差异化和竞争力,并分享了他们对保险科技行业的理解和认知。

2017年下半年以来,保险科技行业持续升温,除了巨头开始积极布局,相关行业的投融资也日益活跃。比如,蚂蚁金服全面开放了AI自动定损车险“定损宝”;微信推出了“微保WeSure”平台;众安在线则在香港上市,市值突破千亿等。种种迹象显示,保险科技的变革已具备土壤。

在这场可预见的变革中,上海南燕保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南燕保险科技”)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南燕保险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第三方保险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2017年12月28日,南燕保险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SIG领投,A轮股东蓝驰创投跟投。目前其B+轮融资也已经启动。

四万亿保险市场背后的机会

“第一次见面我们聊了1个小时。双方对彼此的背景和想法都很认可,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尽职调查。”南燕保险科技CEO龚勋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其投资人蓝驰创投执行董事吴佳捷时的情景。2015年12月,在世界500强保险公司太阳联合担任中国区副总的龚勋带着15人的核心团队一起离职创业。促使他下定创业决心的,除了对彼时保险行业整体效率低下的无奈,还有对互联网科技对金融行业变革的憧憬。这个在传统保险机构工作了近20年的“老兵”,相信科技能给传统保险行业带来更多机会,而他们能在其中大有作为。在2016年涌向互联网金融的资本浪潮中,一直看好保险科技行业的吴佳捷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支适合的创业队伍。“我们之前在保险行业看了很多公司。南燕的团队很适合做这件事。他们来自大保险公司,整个团队出来创业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他整个团队很完整,财务、人事、IT等基本都有。”在A轮投资中,吴佳捷对南燕保险科技的看好,主要在于后者团队对保险行业的理解。这一点也是南燕保险科技B轮投资方SIG押注的原因。SIG合伙人张琳娜认为,“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对创业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南燕的团队能力足够胜任保险长链条上的各个关键环节,创始人的背景也让他真正能站在保险公司战略规划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一个公司的发展路径。”而龚勋方面,考虑到自身团队的外资背景,有国际化背景的投资机构能更快理解南燕保险科技的商业定位,蓝驰创投和SIG都很符合这一点。除了团队,龚勋和吴佳捷一拍即合的关键,还在于二者对市场机会的看法基本一致。“龚勋对行业的理解,以及他想改变的方向和我们的判断非常像。我们都认为做险种没有用,因为做出一个险种,其他保险公司能很快模仿。我们都认为真正的机会在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吴佳捷向投中网表示。

龚勋当时发现,在保险这个体量高达四万亿元的庞大市场里,有两三千家保险中介、千万数量级的从业人员,但整个行业的经营模式一直没什么突破,很多机构还停留在用纸质文件的低效率阶段。

显然,这个行业急需科技革命。“但不管从哪个点切进去,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永远不是短线的。它的流程很长,包括系统设计、核保、核赔、分销、再保等各个流程。其中牵扯的公司很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用户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龚勋强调。


提高行业效率

在保险这个错综复杂的行业,科技风暴目前刮到之处,多是技术门槛较低的营销和销售环节。定价、保单管理等对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领域还有待开垦。在龚勋看来,目前国内保险行业主要有两大痛点:一是客户需求和保险公司供给不对称,导致了交易的困难和冗余。二是流转效率过低。为此,南燕保险科技希望从保险SaaS平台切入,借助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科技来改造保险流程,实现产品设计、承保、核保、理赔、客服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提高行业效率。目前,其业务主要面向B端销售渠道,包括服务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等。其业务的开展主要依托两大系统:一是包含交易平台、管理平台、大数据分析等的分销体系;二是拥有核保核赔能力的保险产品设计系统。其中,借助其SaaS服务,可以将分销渠道、客户购买等系统放置于云端。这种将多个业务置于一个系统的设计,可以打通保费收款、电子发票、理赔等流程,让各环节的对接损耗降到最低。同时,云计算的信息处理能力能确保保险机构的在线投保、付费、理赔和查询等7×24小时不间断。另外,在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南燕保险科技尝试通过产品定价技术和再保技术,平衡受众和保险公司的的风险点,帮助合作机构提高承保能力。同时,在对客户特征(比如职业、地域、年龄等)进行分类汇总的基础上,结合销售等大数据,提高保险机构的风控能力,最终实现更精准的产品投放和更高的性价比设计等。

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南燕保险科技平台上已经有196类保险产品及1400种子类产品。公司已经和平安、太平、富邦等55家保险公司和上千家保险中介、分销机构达成合作。

据龚勋透露,SaaS业务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司2017年的收入约为几千万元。根据目前已获得的订单,预计2018年的收入将是2017年的五倍左右。

保险科技行业的三大创业方向

“保险信任的建立是按年算的,信任的破坏是按天算的。因为是后结算,保险公司卖某个保险到底是挣钱还是赔钱,要在每年结束的时候才知道,这还是最短财险的结算周期。它的信任建立周期是比较漫长的。”吴佳捷称。在他看来,要和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首先需要取得对方的信任。这个信任建立后,竞争者要想超越是比较难的,因为他们也需要经过这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吴佳捷透露,蓝驰创投之所以B轮继续押注南燕保险科技,除了因为其业务增长的速度高于预期,还在于其抓住了时间窗口。他强调,保险SaaS赛道的特点是“和时间做朋友”,随着时间的拉长,先行者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南燕保险的竞争壁垒。目前,南燕保险科技大约50人的团队中,保险业务(产品设计、精算设计等)和技术团队的占比大概是1:1。B轮融资后,公司打算继续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三方面的技术研发;公司目前已经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展开了合作,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同时,南燕保险科技看好和IOT技术结合的防灾防损的理赔辅助业务,下一步将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的未来预期,龚勋认为,“保险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的恐惧。只要人的价值继续往上走,这个市场就不会停滞。”据他透露,未来5到10年,中国保险行业的增速估计能达到20%左右。

虽然市场盘子看上去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至今,全球保险科技行业的投资案例超过600个,而中国只占了其中的4%。同时,中国保险科技行业的融资大多是在C轮之前。

对此,吴佳捷表示,作为舶来品的保险行业,在欧美等国已经有两三百年历史,在中国却只有二三十年的积淀。中国保险行业的成熟度、人才、规模和前者的差距都比较大。不过,和欧美等国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互金行业的发展可能会自成一派,甚至是跳跃型的。比如,中国的移动支付、小额保险这类在美国很难实现的业务,在中国却市场广阔。

在他看来,保险本身是金融产品,只能解决钱的问题,但很多时候用户要的不是钱,而是要解决事情本身。“怎么解决用户真正的需求、用什么方式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如何研发出整合服务的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是未来创业可以思考的三个方向。”

他强调,和其他互金行业相比,保险行业的很多细分领域都有待变革,其中的机会还有很多。SIG合伙人张琳娜也认为,“保险行业各链条上都分布着不同的业务场景,这些场景模式受到保险公司和中介等角色的制约。对2B公司来说,如何能在行业里挖掘到真正有市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场景,值得思考。”

文/薛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