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亮亮视野在北京MeePark发布新一代AR眼镜与人机协作平台。
AR眼镜GLXSS ME(Multi-Edition),仅重33.4g,直连主流手机与专业终端,即插即用,可满足各行业需求。为产业AI场景而设计,意在通过第一视角交互,实现多维度的连接、认知与协同。
产品具有AI认知能力,搭载Movidius® Myriad视觉处理器,自主研发神经网络推理框架,可轻松部署各类算法模型。
GLXSS Live人机协作平台,深入产业业务核心,服务于人。戴上GLXSS ME即可接入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数据的实时互通,人与设备、人与业务的多维度协同。
发布会上,行业企业代表、顶尖院校教授、产业咨询专家济济一堂,深入研讨AR眼镜的技术创新,以及人机协作对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价值。
亮亮视野CEO吴斐表示:关于亮亮视野的商业布局,要继续再研发,发现第一视角交互的商业价值,服务好客户。把第一视角交互的技术和我们的平台、产品,做扎实,让客户在上面继续发挥第一视角交互的价值。
对于未来的规划,2018年很有可能会为了行业专门去定制更加垂直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我们也有计划,在主营产品之外拓展,后面会对外公布。小成靠友,大成靠敌。我们其实是一个战斗力还不错的公司,不希望没仗可打,所以我们希望未来这个赛道上多一些强手进来,促进自己提高。对于这个市场,我们认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很大,大到不可能一家把它吃透。第一视角交互领域我们会一直坚持,也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只能算是一个开始的开始。
亮亮视野CEO吴斐认为,AR 眼镜行业的竞争一直有两条线路:国际巨头偏重于“生态全面”,而创新企业强调“业务专精”。
经过持续深入的需求调研,亮亮视野总结出AR眼镜必须满足的三大条件:
首先,要让人戴起来,必须要轻;
第二,交互核心技术要标准化;
第三,要有完整的应用服务体系支撑。
GLXSS ME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充分实践了克己至简的设计哲学。基于亮亮视野《智能眼镜人体测量学知识体系》,团队严密考量人头与人眼的尺寸、运动与认知数据,确保佩戴舒适,适应95%亚洲人的瞳距。
33.4g的GLXSS ME仅由十几个零件构成,核心零件均做到多功能复合应用;在小拇指大的电路板上,布置了近400个元器件,走线宽度达到业界极限的70um线宽,比头发丝还细20%。
经过用户实地测试,GLXSS ME的佩戴感受与普通眼镜无异,可以保障用户在八小时工作中全程舒适佩戴。
AR的本质就是数据与现实的融合,而解读现实的能力就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亮亮视野认为,作为辅助人的“视——听——说”三大感官,最重要的视觉接口,它的认知能力就必须像人的眼睛一样,实时、精确。
第一时间与人同步的认知接口,就是第一视角交互的价值。基于这样的初衷,亮亮视野潜心钻研积极布局,首次将拥有AI能力的Movidius Myriad 2芯片用于GLXSS ME这类智能眼镜产品中。这颗只有9.5mm*8mm的VPU拥有超高效能功耗比,相对传统架构,计算性能提升至10倍,而功耗仅为1/5。
业内皆知,基于Movidius的开发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同时需要AI/视觉/嵌入式开发的综合能力。为了保障算法模型顺利部署,团队历经数月磨砺,首先研发出能够适配主流训练框架的神经网络推理框架,解决了部署难题,同时在芯片原有的计算速度上,再获取到2.25倍的加速。
有了前端AI的加持,GLXSS ME可以胜任很多高精度的前端采集识别工作,包括前端人脸物体的采集和识别。以人脸识别为例:人脸检测在FDDB库上,100fp达到92.8%的准确率;人脸识别在LFW准确率达到99.4%。
一直以来,硬件公司都面临着一个普遍的挑战:客户需要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硬件。亮亮视野很早认识到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和必要性,几年来一直坚持第一线用户调研、持续开发应用以及积极的布局生态合作。
亮亮视野针对工业、医疗、安防分别打造了出相应的第一视角交互平台,如,基于第一视角的一体化合成作战平台。这类方案确保了第一视角交互实现了从硬件到业务的真正打通。
很有意思的是,在商业应用的探索过程中,往往会找到技术的新突破点。在亮亮视野开发企业应用平台时,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技术挑战来自第一视角的远程传输,因为在这之前,并没有适合于AR传输的协议架构。
为此,亮亮视野投入到可以传输AR Streaming的协议开发,将GLXSS Live底层的流媒体平台架构向AR Streaming的双流架构升级。在已有的视频流基础上,依托AI与CV技术,把特征流和视频流独立开来,增加新的数据流传输闭环,实现双向AR互动。
此举重新定义了流媒体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亮亮视野把它定义为:AR流。
最终,流媒体因为第一视角交互而被提升到了新的维度,让AR交互真正走向智能。
目前,亮亮视野已经服务于通讯、制造、医疗、工程、交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
亮亮视野与必维国际合作,研发远程联合检验平台,把全球6万多名员工与后台专家连接;并实现模式创新,建立多点跨国联合检验;2018年,平台还将融入必维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督与优化,迈向预测性运维。
在医疗领域,与宣武医院合作,融入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丽江基地,连通北京专家—丽江基层医生—古城居民,服务分级诊疗业务中的远程会诊、远程急救场景。
在智慧城市领域,亮亮视野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一体化合成指挥系统,整合人脸、车牌识别等解决方案,在上海浦东机场等大型交通枢纽管理系统中取得关键性作用。
分析产业市场,亮亮视野CEO吴斐认为,客户衡量是否采用一项新技术的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将以往用人成本+犯错成本与新技术成本进行比较;
二是,衡量通过新技术能否带来新的能力,在更大范围区解决问题。
以GLXSS Live平台的远程指导业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
2017年,亮亮视野服务的大中型企业达100家以上,国内外业务比例约为2:1,客户全年共完成远程指导180,000次,节省成本84亿元。
2018年,亮亮视野预计,服务大中型企业将扩展到500家以上,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将从节约成本发展为增强效率与模式创新,客户获得的价值将发生指数级增长。
2018年,GLXSS Live人机协作平台全面升级,以人为本,以AR眼镜的第一视角交互为基点,深入客户业务流程与产业AI架构,实现多维度的连接、认知与协同:
人与人:通过富媒体交互,建立连接,增强远程协作能力。
人与设备:实时识别读取物联网传感器信息,连接边缘智能,实现人机合作。
人与数据:通过业务的标准化梳理、智能化分析—匹配,建立AR知识库,导向预测性分析。
人与业务:接入企业业务体系与资源管理系统,优化决策流程,实现管理协同。
亮亮视野一直以来强调技术—商业的双轮驱动,在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中共同进化。面对未来AI在各产业全面落地的大趋势,我们相信:
AR眼镜的第一视角交互能力,必将成为人机协作的契合点。人并不会被AI所替代,而是通过实时交互增强认知,达到共赢共处。
文/马丽 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