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日,品途集团举办的2018·NBI夏季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是“与创新节律同步”,旨在探讨商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创新趋势,并持续关注科技前沿、零售消费、泛文娱、大健康、教育、旅游等10大领域,品途集团希望通过峰会的交流与合作,让创新“更有价值 ”、“更易触达”、“更有用”。
在8日主会场中,中国电商委主任兼秘书长苏军、微软中国CTO韦青、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等嘉宾,就产业创新等发表主题演讲。
分会场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全时创始人兼CEO陈学军、Boss直聘创始人兼CEO赵鹏、《吐槽大会》卡司、笑友文化CEO史炎等嘉宾,分别发表了关于消费零售、企业服务、消费、文娱创新等领域的主题演讲。
在9日关于《新政策环境下的大健康创新》的医疗创新专场中,春雨医生CEO张琨发表了题为《用互联网创新推动传统医疗服务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互联网医疗一定会拥抱医疗,用互联网的能力和方法重构传统医疗的模式。
我定义的传统医疗机构,就是医疗机构和医院的模式。过去面向传统医疗行业时,我感到深深的挑战,现在已经不可以像原来一样,做一个坐商的角色,开了门就有患者来,外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医院为什么存在?早期医院的形态与宗教活动有关。时常安慰、偶尔治愈,这是对早期医疗服务模式的描述。早期的医疗服务模式,像巫医,越传统的医疗,越是精神上的慰藉。基本手段是靠自愈,而不是靠科学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只有到了一两百年前,有了对照石印、各种的显微镜,诊断能力也跟上了,手术的能力、对人体的理解也跟上了,才真正出现了医学。医生用一系列方法帮患者解决问题,那时候才真正出现了医院的形态。
我姥爷是中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的大夫,小时候我的印象就是他在家里,患者在家门口排队看病,那时候的医院可以独立执业。但是随着医疗设备的复杂,一个设备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一个小诊所不可能去购买,所以有了集中化。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也出现了。为什么医院形成了呢?就是因为不同专科、不同职能的互相组合,真正形成一个有治疗能力的场所。
第一,一站式服务,规模适度。现在大量的医院号称上万张床,年门诊量几百万。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医院很难做管理。以我自己的经验发现,有差不多500张床的医院效率是最高的,规模再小一点,会不经济,投入资源产生的回报不高。如果规模大一点,到了500张到1000张床,就必须依靠IT手段。因为传统人力或者惯性管理已经不能够覆盖,而且精细化程度达不到那么高,所以需要IT管理。再往上,就只有靠粗放式,靠过去的习惯来管理。所以真正好的医院,规模一定不是很大的。
第二,集中诊疗变成分布式诊疗。原来为什么做大医院?诊断、治疗、检验检查的设备必须要集中在一起。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分布式诊断,甚至很多治疗也是分布式的。再加上互联网的技术,诊断随访可以做到线上化。
第三,工业化诊疗到个性化诊疗。工业化诊疗是现在的方向,有一个词叫专业化工厂,用来描述现在医院的状态。医院把不同的患者,有各种合并症的患者以流水线的方式去诊断疾病。这是不合理的,每个人的疾病,有自己不同的情况,包括客观的体征和情况,也包括经济情况,这会导致给到的治疗手段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千人千面,甚至一人千面。我们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患者数据和患者信息,能够形成用户画像,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而现在就是这样的时刻。
第四,专注疾病到关注健康和全过程。疾病正在向慢性病转移,难杂病现在并不是死亡率或者发病率的高峰,普慢病才是常见的疾病,甚至肿瘤也慢慢变成了慢性病。这种大环境变化,会对医院的运营有什么冲击呢?原来对大量资源、专家和学科建设的投入,要转化成对患者长期跟踪的能力,我们并不是一次性解决患者的所有问题,而是长期服务患者。所以原来医院最大的问题是服务患者的周期特别短,患者来之前,我不知道他是什么病,来了以后,做一个完整诊断,走了以后,我也不知道这些诊疗和治疗的措施是不是有效。所以对患者的服务不限于疾病的周期,而要延迟到整个生命周期。
第五,医疗支付方式决定了医院生存服务模式。如果医保资金没钱了,就要控费。控费的目标,是不让医院做大型高成本的手术,而是把健康管理前移,更多的关注放在预防上。这就需要互联网的能力,物联网医疗的介入。不要一味去扩建硬件设施,买贵重的设备,未来的医疗就是更好地服务患者,让他尽量少得病,这才是大的趋势。
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的趋势,如果忽略掉这个趋势,就会失去这个入口和市场。传统医疗模式,我们经常强调是铁三角模型,也叫做不可能三角模型。这个不可能三角模型存在很久了,也就是可及性、成本和质量,在传统医疗模式下不可能同时满足。当我们满足了一个传统模式,会导致其他两个体验非常差,这是传统医疗模式的痛点。新的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重构,来解决原来的不可能三角,让能它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条件。
首先是即时响应,无须等待。传统医院的模式,除了工作时间只能看急诊,大家对急诊的印象很差,因为急诊的大夫不是最好的大夫。那我们可以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一家医疗机构变成7乘24小时的服务机构。在任何时间患者都能打开手机,得到医生的帮助。
第二,线上和线下的服务融合。我认为未来纯线上的医疗机构没有生存空间,一定是线上线下的,因为纯线上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有线下的服务跟线上服务融合在一起,才有服务的可能性。
最后,互联网医疗一定要尊重医疗行业的特殊属性,比如公共服务的属性,利益相关方众多的特点,政府强监管的政策环境,以及属地化服务,还有传统医疗行业当中的特殊文化。未来的医院不可能去做颠覆,互联网医疗一定会拥抱医疗,用互联网的能力和方法重构传统医疗的模式。谢谢大家。
文/若卡 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