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Mobility:重新定义新物种
2021-09-17 16:26 星期五

出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智能化、新能源化、场景模式重构。当新的能源供给形式叠加智能化,就对载具(运人、运货)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整个人流和物流在全世界范围的流动方式,带来了一次重新定义行业的机会。

基于此,我们尝试重新定义“Future Mobility”——以需求为动力,以技术为引擎,在不同场景,围绕人和货的位移,形成「新物种」和「新模式」。

蓝驰创投从2015年开始涉足Mobility领域,投资了理想汽车、瓜子二手车、松果出行、高仙机器人、WAYZ维智科技、宜买车、芯来科技、云圣智能、宏景智驾、云柚货运、博萃循环、昇科能源、云途半导体等明星项目和创新公司。

从行业细分角度看,蓝驰创投沿无人驾驶、基础能源与网络、销售网络、车后服务、汽车零售多个领域广泛布局,围绕载人、载物的移动需求,结合产业链逻辑,全面布局新模式,包括零部件、供应链、能源、网络、销售、服务、运力等。

在蓝驰创投的内部活动中,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分享了对于大出行市场的趋势观察,深度解析蓝驰创投对于“Mobility”行业的入局策略和底层逻辑。

现在,「蓝驰分享」栏目把这场蓝驰创投私密分享会的干货分享给你——

1.未被定义的赛道

蓝驰创投为什么关注“Mobility”领域?主要有三个原因:市场规模、核心专业变量、新物种和新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出行市场规模占全球GDP15%-20%这个数据非常令人心动。哪怕只是改进其中的10%-20%,也是非常大的市场,可以出几百家上市公司。

Mobility行业链条很长,覆盖海、陆、空,根据载运量、里程数呈现不同的形式。未来,整个产业链条会进行重构,有些地方变大,有些地方变小,有些地方就合并了。

重构的过程中,大量新物种、新模式会涌现。

2.如何抓住Mobility的机会

整个行业在GDP的占比如此高,目前又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如何抓住其中的机会?

简单来看,“Mobility”分为载人、载物,涵盖大量的需求。大概从2015年开始,蓝驰创投开始关注整个赛道,并构建独特的投资逻辑。

从载人需求来看,出行半径是核心数据。载客的出行半径主要分为3公里以内、10公里以内、30公里以内。载客的通行需求一般分为通勤、出门休闲、寻找服务、跨城区活动等。0-30km的距离覆盖了大多数出行需求。

载人和载物的核心能力本质上相同,一个是「送人」,一个是「送物」。

从载物需求来看,时效性和频次为核心数据。如果30分钟拿不到自己点的外卖,你都会觉得很着急。外卖和生鲜每天的频次已达到8000万次,按照10亿人口中有1/3的人每天点一次外卖的逻辑,我们预估5年内可能会涨到2~3亿次。电商和快递现在每天是1.5亿单,我们预计还有3-5倍的成长空间。载物整体发展趋势是频次和时效性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需求框架下,我们去思考“Mobility”行业的创新机会,一方面是新物种,即新的载具;另一方面是新模式。我们看到,很多有想法的创始人都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这个赛道未来究竟有哪些变化趋势?我们看到智能化、新能源化、场景模式重构是三大核心变量。

   •智能化,以激光雷达、AI算法、云端数据闭环等为代表的核心基础设施能力逐步增强,载具迎来了智能化时代。

    •新能源化,以锂电、氢能源电池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供给方式逐步成熟,Mobility行业的能源供给迎来新模式。

    •场景模式重构,服务提供方借助新的基础设施,可以更高效地满足场景侧的需求。

3.如何选择新物种、新模式

蓝驰创投如何选择载具新物种?我们投资载具的背后有一整套体系框架和实操导向。陆、海、空的载具我们都有考虑。中国具备供应链优势、工程师优势,最终的状态是China base, Global best。

载具新物种具有三个特点:

   •智能化:高维传感器、AI算法、数据闭环控制

   •个性化:按个人驾驶习惯,定制操控和动力系统的输出

   •自进化:借助OTA等方式,持续升级,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新物种,它的商业模式、服务交付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跟旧世界和你脑子里记得的那些方式不一样。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新物种,未来还有更多。比如蓝驰投资的理想汽车,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这一波新物种其实是从智能化、新能源化的角度,从车内的电子、电器、电驱、电池、电动不同的层次结构,不断演进。同时,载具会定义使用者的个性化特色,就是刚才说的场景模式重构。

新物种会带来巨大的体验提升,不仅是简单的功能升级。

智能化后,新物种给用户带来的是全新体验,并且有显著的「代际差」。当智能传感遍布全车,整个数据链条全部打通的时候,载具可以不断地提升使用价值体验,提升运载的效率。同时,载具可以不断迭代设计和生产。

这将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未来1020年,载具的迭代速度将远远超过过去100年的迭代速度。这也意味着,围绕载具将产生大量可能性和新机会。

大家要把视野打开,载具新物种不仅仅存在地面上,也可以在天空,比如蓝驰投的无人机:云圣智能。也可以在海洋,都可以探索。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是不是存在运输和存储一体化的载具?能不能用四轮车的逻辑和供应链去做两轮车,进而实现两轮车真正的智能化?

Mobility行业的新模式是什么样的?有三个关键词:直达用户、全链路协同、量化闭环。

新模式打通从用户到上游所有环节,去中间化,直达用户,提升服务效率,使得服务一致化。智能化打通载具全数据链条和运营链条。比如无人送餐小车、社区团购前置仓、轻量电动运输卡车,背后都有运营链条驱动载具的线下能力,进行统一的调度和规划,高效的计算和协调,使得效率最大化。

新模式会带来新的服务供给。交付的不只是车,还是效率,这就是新模式。新模式意味着重新定义,会为终端用户带来极致服务。

围绕载人、载物的移动需求,结合产业链逻辑,蓝驰创投全面布局行业新模式,包括零部件、供应链、能源、网络、销售、服务、运力等。

这些关键词就像积木,我们顺着产业的周期,进行拆解、重构、组合,寻找新模式,就像乐高拼插出变化无穷的造型。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圣杯」,在实现L5的进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机会。不过要记住一点,消费者不会为标签(比如智能化)而买单,只会为真正的效率和体验去买单。

智能化等工具最后都要回归到业务流程,提升体验和效率,从而将新物种、新模式跟旧物种、旧模式拉开差距。创业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关键位置,多想想,多试试。试成之后,就能享受到热刀切黄油的快感。

总之,新物种和新模式结合,将颠覆原有的老物种和旧模式,让未来“Mobility”充满无数想象空间。

蓝驰创投已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度布局。理想汽车、瓜子二手车、松果出行、高仙机器人、WAYZ维智科技、宜买车、芯来科技、云圣智能、宏景智驾、云柚货运、博萃循环、昇科能源、云途半导体等公司的早期投资机构,投资领域覆盖无人驾驶、基础能源与网络、销售网络、车后服务、汽车零售等。

未来,围绕载人、载物的移动需求,结合产业链逻辑,蓝驰创投全面布局新模式,搜寻敢于开创新模式的初创团队。也期待更多敢为人先的初创团队加入同行,一起从01,共同定义未来“Mobility”。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