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曹巍:特斯拉人形Optimus并非新概念,机器人赛道延伸性超乎想象 | 蓝驰观点
2022-10-11 12:18 星期二

北京时间10月1日,特斯拉在AI Day上正式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机。该机器人结合了AI技术,以自动驾驶技术作为驱动,并使用了DOJO D1超级计算芯片,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其实,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力缺口加大,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量科技创业者已经涌入机器人赛道。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2021 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 839 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 亿元,占比 53.1%;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393.3 亿元,占比约为 46.9%,且市场的整体规模还在不断快速增长。

作为早期科技投资机构,蓝驰创投提前预判到了机器人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从2014年开始关注机器人赛道,在早期阶段就投资了包括高仙机器人、优艾智合、蓝芯科技、可以科技、云圣智能、木蚁机器人、程天科技等在内的机器人项目。

当行业迭代向前,产业链不断完善、不断延展,一个属于智能机器人的新纪元即将被开启。


01 如何看特斯拉发布的人形机器人?

曹巍:其实在60年代末、70 年代初,日本早稻田大学就开始研究人形机器人。它不是新概念,但经过重要的milestone。

首先是做好步态控制。早稻田是走路很慢的机器人,节律、节拍和运动控制是平缓状态。直到波士顿动力,才让人形机器人运动节拍、速度跟人很像。就不说别的,只是说运动、步态,前后有40-50年研究周期。移动机器人分成用轮子、履带、双足和四足移动。双足是最难的。当说到自主移动机器人,做两足慢速和做两足快速就有巨大的技术分水岭。步态控制只是基础。它能在环境中用两足快速敏捷移动后,就基本具备人形机器人稳定移动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机器人跟自动驾驶类似又不太一样的,是环境感知。感知是收集数据。中间是决策,就是它去评估和规划。最后做控制。最终实现的是slam,基于视觉的实时建图和导航定位。我们说感知-决策-控制-交互。人是强交互的物种。交互我不好说特斯拉能做到什么水平。

特斯拉做机器人,能从自动驾驶延续一些优势。让机器人做到实时建模、自主移动导航,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接近。就像特斯拉自己说的,底层芯片是一样的,是基于超级计算机Dojo系统、D1芯片、纯视觉的算法,这些基本可以沿袭

那什么东西是不能沿袭的?比如非常精准的力控。因为开车基本用不到。我举个例子,让机器人去剥鸡蛋、剥小龙虾——这是人对外部环境和一些细微动作的感知能力,而且人去感知环境是多维的。除了视觉外还有声音、触觉、嗅觉和其他,这些机器人不具备。

这次发布会,特斯拉机器人的整体形态还不错,但步态算法中规中矩

现在市场上有些文章比较极端,说特斯拉出来人形机器人,其他公司会被淘汰。这其实是很多人不太懂就随意说的,每个机器人或智能体,关键是要帮助人类解决所在场景的痛点和难点。最后它的形态是人基于这个场景痛点和难点迭代了10、20甚至50年。只有当这个场景的痛点和难点必须通过人形机器人才能满足,人形才是最优解。

比如叉车机器人,它是个叉车,平板上能落很多东西——三个电视机、两个大箱子,还能插零七八碎的货物。不可能一个货舱里500个机器人,两条腿在那跑,每个人只抱一个箱子,这不合逻辑。

工业很多场景不一定非要双足的人形机器人,反而是和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场景更需要人形机器人。比如家政——机器人看孩子、擦玻璃、叠衣服、收拾屋子。很难想象一个大铁疙瘩,把这些事做了。

但就算当人形机器人出来,大家愿不愿意买回家?这里学术界会讨论“恐怖谷效应”

如图所示,在谷底,这个大型机器人像人又不极致,比如像僵尸,没办法做到惟妙惟肖。这个时间段人看到就发怵——像我又不是我,动作很怪很瘆人——这个地方叫“恐怖谷”。再往后发展,机器人长得跟人一模一样,最后分不出是人还是机器了,人对机器人的好感又会提升。所以恐怖谷是人形机器人的创新陷阱

不过在对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细致理解上,特斯拉从20年前新锐的新能源汽车厂成为主流汽车厂,想象空间和估值受到挑战,现在扔出来一个新概念,开启第二曲线,应该又能持续很多年。

02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曹巍:大概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机器人领域里看到了机器人相关的底层技术带来了性能与场景的结合,比如说自主定位移动能力和物体识别能力在工业搬运AGV的应用。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让这些技术上的革新能够在场景侧和应用侧带来长期的落地价值。

我觉得当前整个市场大环境或外部变化还是挺多的,而中国在这一波机器人的大浪潮里,有得天独厚的系统性机会

需求端看,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放缓,人口红利不再。年轻人又不愿意干体力活,制造业缺人厉害。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和机器人成本之间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剪刀差。

过去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能带来生产力的变革。新形势下,究竟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引领人类迈向新台阶?我们的答案是——人工智能机器人。

尤其随着技术成熟、市场教育,机器人的类型不断增加、性能提升,其应用场景和范围都在进一步扩大,能够用机器人替代的工种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目前已成为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

供给端看,中国创业者群体有活跃的community,不仅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多、创业的人多、资本也多、还有上下游生态,这让产品迭代相较其他国家快。

依托于国内供应链及制造优势,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许多机器人企业的产品亦热销海外。

产业政策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智能制造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机器人作为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一体的产品,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设备,更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代表和工业互联的载体,产业中长期政策清晰。

机器人赛道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板块。据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590亿,市场规模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超12%,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到2023年则有望突破 600 亿,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4%。

因此,从性能、成本维度来看,机器人对人的替代,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确定性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我们在机器人赛道押注的底层框架。我们认为,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工业物流,在未来三五十年大周期里,机器人将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03看好机器人赛道的哪些细分机会?

曹巍:蓝驰从2014年开始关注机器人赛道,并看好具备相关产业场景know how沉淀、底层技术积累、有效实现人力替代、效率提升的机器人投资机会。在机器人与细分领域的跨界交叉中,往往能够诞生巨大的机会。

例如,在清洁机器人领域,我们投资了高仙机器人从我们最初投资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至今的几年时间里,整个行业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原有预期。

据统计,我国300亿平米的物业管理面积目前清洁机器人的覆盖率不到20%,巨大的成长空间让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不断涌入新玩家。随着产品性能的稳定、客户采购量的上升以及全球市场的落地,整个清洁机器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放量阶段。结合近些年内外部环境,我们正处在行业爆发和成长的一个黄金节点

但要在这个行业做到头部,还有不少实际的产品、市场、技术等问题横跨在企业面前亟需解决。

我们看到过不少跨界来做智能清洁的团队,但他们往往还没有摸清门道,就放弃了。而初创公司可贵的品质在于,具备匠人的精神和执着的勇气,每一个产品的推出都是背水一战。

机器人是一个底层机器人基础能力加上场景know-how的结合。场景的know-how涉及到业务的基础深度、数据闭环、上层的创新模式以及机器人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协同配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如果团队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体系去打磨和迭代产品,结果很可能不尽人意,或是熬的时间不够长。

客户的需求离不开产品的品质和效果,这是第一优先级。其次是服务体系以及售后保障,如何让客户用,再到离不开,这是值得厂商去思考的问题。在售后服务方面,从前清洁机器人的售后大部分都需要上门服务,但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通过软硬件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远程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售后问题。

归根到底,机器人仍然要在产品上下功夫。只有看到效能的大幅提升,客户才会为新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买单

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我们投资了程天科技。这是一家做术后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患者把外骨骼穿在身上,设备通过对患者身体状态的判断和理解,引导患者做步行训练。通过步行训练让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的关键连接点做恢复,帮助他们在术后能够快速地复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跨界融合的新兴领域。

随着我国明确提出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医疗服务机器人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目前有2.5亿老年人,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如果一套外骨骼机器人卖到200万元,将很难有市场机会。未来能够引爆整个市场的一定是这样的团队:一是要具备交叉学科的跨界能力;二是要拥有打造高性价比、康复效果极好的爆款产品能力。

传统的外骨骼机器人只是解决了行走问题,是一款助行设备,但是并不具备康复和治疗能力,因此也就获得不了医疗器械产品认证。近两年,一些头部企业已经可以比较明确地对患者的中枢神经损伤进行康复治疗,因此也就能够从一款助行设备真正成为康复设备。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新的问题也就来了:这些公司究竟能够用怎样的成本来解决呢?外骨骼机器人仍然属于高端医疗器械,其成本还没有达到规模化临界点,这也是其无法普及的关键。整个业界都期待着能有一家公司在商业化上撕开一道口子。

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找到增速最快的垂直细分市场。如果团队具备扎实的底层技术能力,下一步完全可以往更多的场景延伸,这也是外骨骼机器人赛道未来最具有想象力的机会。

就行业支付能力的角度,医疗康复场景更为刚需,是我们投资外骨骼机器人的第一优先级,其次是工业场景,最后是其他特种场景

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源自于我们对于行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以国内工人的作业环境来说,整个工厂侧保护工人以及提升工人能力的意愿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而在欧美工厂,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学历较高的工人,这也是国外应用稍好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国外工业外骨骼机器人市场也仍然没有爆发。

而在医疗领域,术后康复场景是一个刚需市场。例如,脑卒中患者通过术后康复治疗,就很有可能从偏瘫恢复运动功能,回归社会成为一个正常人。这就是刚需和非刚需场景的本质区别。

外骨骼机器人赛道爆发的临界点或将在未来两三年出现。如果以外骨骼机器人200万元/套的售价来说,对于医疗机构仍属于一个“大件”,因此还需要很重的采购决策,起量速度不会很快。新设备通常要让用户先使用起来,如果觉得效果好才会有购买意向,但往往很多时候用户并没有机会去体验。

如果按照30万元/套的生产成本,生产100套就需要3000万资金,对于创业公司无疑会造成非常大的资金压力。但如果是3万元/套的成本,生产100套只需要300万,这样就能够覆盖100家医院来试用,这其中很可能有20%-30%的购买转化率。

程天科技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商业化,仅半年时间就与超过200家医院达成了合作,覆盖全国超80%的省级行政区,累计超10w的使用人次。作为对比,以色列的ReWalk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其全球装机量也仅为600套左右。04未来哪些创业公司能够破局?

曹巍: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上,我们认为创业公司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首先是聚焦。每一个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剧本,如何演好自己的剧本是关键。首先,厂商需要打造一款爆款产品。让客户在购买产品以后,在回本周期、机器人效率方面形成正向反馈和口碑效应。

但同时,机器人技术是没有边界的,通用的底层技术可以自由延展到各个领域。因此,创业公司在把自己的第一个milestone做到极致以后,可以沿着自己的技术积累不断地延展和生长。好的团队一定是围绕核心场景出发,再将这个场景摸得非常透,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与产品矩阵

最后,在完整的产品矩阵下,逐步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和销售体系,打造先发优势,给客户提供足够好的高性价比产品。再通过定义行业标准,提升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打造行业规范,实现规模效应。

只有把整个体系全部跑通,创业公司才能形成自己的壁垒和优势。

不过,B端的这套商业模型与C端又存在明显差异。在C端市场,场景相对单一,产品可复制性强。因此,如果想要抢占C端市场,厂商需要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颠覆现有的产品体验。这对于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产品的定义能力要求非常高。

站在蓝驰的角度上来讲,作为早期科技投资机构,我们更关注底层技术。技术为王的时代,投资就是投人的逻辑依旧非常适用。创业公司必须在底层硬件上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与科研深厚的团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上要具备和领域专家对话的能力,创始人还得在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建设、人才组织、OKR/KPI的设定上有更强的判断。

前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创新都还是围绕底层红利和大趋势。现在,围绕硬科技领域的很多创新模式在海外并不能找到对标的公司。这种商业模式的探索,需要国内的团队有非常强的驾驭能力和对商业底层逻辑的判断,因为只有真正抓住了不变的东西,才能构建起来稳健的商业模式,确保最后创造的价值是可延续的

新环境下的创业公司还应适当把眼界拓展到全球。我们最初在投资高仙机器人的时候,它的第一落脚点就是在海外。当时在国内,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整个市场的接受度,都不具备成熟的机器人落地环境。

但近几年,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完全能够碾压海外市场。无论是从成本角度、对产品的定义能力还是产品迭代的速度,海外的厂商鲜少能与国内厂商比肩。可能二十年前,我们出口的是洗衣机,电视机和冰箱等家电。但我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一定会席卷全球,覆盖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应地,未来还有可能出现大量的传感器公司,例如传感器力控、视觉、柔性执行器等。传感器不仅仅在机器人上使用,在自动化机械上也会使用,形成庞大的泛机器人产业链。这个赛道创业的风险在于节奏把握。你只要能活下来,坚持活30年,一定有价值。问题是很多公司在波动中控制不好节奏,就很难活下去。我们目前还没看到机器人的负的外部性。可能以后人不跟人好了,都跟机器人好了,这个会有负外部性。近似于人这种形态的机器人,为什么很多科幻小说或电影里是被抵制的?因为人是不完美的,机器人是完美的。

长期来讲,真正能够做到百亿、千亿级别的机器人公司,它未来的产品边界或是市场边界一定会非常模糊,这也说明了未来机器人的一种融合趋势。

本文综合自曹巍近期接受腾讯科技、钛媒体、创业邦、光锥智能等采访的内容,汇编时有所整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