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在钛媒体2022T-EDGE全球创新大会上发表了「经济换挡期,科创的下一个十年在何方」主题演讲。
2022是风云遽变的一年,但它更是大时代更迭的注脚。当我们因难以对这一年给出全面、准确的判断而无所适从时,不妨将镜头拉到更宏观的远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尾,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什么?未来的十年会以何种逻辑运行?
演讲中,陈维广以二十余年来穿越周期的视角审视了当下之变,也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了蓝驰在已经到来的硬核创新时代的投资偏好——看好拥有自主研发底层技术、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平、有交叉学科背景且面向全球化市场的企业。以下为陈维广演讲实录,希望能在2022的末尾带给你一些答案:
大家好,我是蓝驰创投的陈维广,今天针对《经济换挡期,科创的下一个十年在何方》的主题来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察及想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看看现在的世界呈现怎样的变化,再来判断未来。蓝驰创投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期风险投资基金,过去二十年我们走过许多国内、国际的周期。因此,我们会时常思考周期变迁的底层要素,我个人也非常认可通过“科技-制度”范式的转化关系视角来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
人们通常使用“经济长坡”描绘现代工业经济的变迁,它代表着经济社会中最底层、最基础的科技体系,以及相配套的经济制度的集合。新的基础科技将扩张社会总体的经济,带来新增长、新机遇,同时也挑战和影响现今经济社会的制度和组织方式,冲击原有强势国家的科技以及制度范式,给新兴国家带来跨越的机会。
回看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的蒸汽时代,代表着以蒸汽运力为科技基础,这套工业技术体系经历了半个世纪发展的阶段,构成了经济体系。接下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气、钢铁为主,电气取代蒸汽作为主要能源,生产更多以内燃机而非蒸汽机为主的运力,电报成为了新的通讯工具,它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汽车、航空成为了提效的工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时代的革新都是由科技创新引领的,它借由某种能量转化,结合效率提升的工具,不断磨合发展,影响和改变了经济制度与组织的形式。
如果沿用以上科技与制度的理论来看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我们如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去寻找突破,这就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根据第三次工业革命递减的边际效应争夺接下来的领导地位,这意味着在宏观历史局势定位当中,要更深一层地研究有哪些驱动因子,从而发现新的机会。
根据刚才我介绍的模型,蓝驰依然看好中国,认为投资中国是最好的选择。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构建了两个非常大的优势,一是人才储备,二是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虽然过去中国的发展是通过纳入全球化的体系以及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可我们的市场与技术还是“两头在外”,想寻求突破,一定要在科技上自主创新。不能还是沿用之前的思路攻克原有的市场,否则就会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边际效应递减。
中国其实也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近期我们也看到国家非常强调科技创新,提出了发展内循环、人民币国际化,重点在振兴实体经济发展,这个转变必然是漫长且有挑战的。我还想强调一点,在通胀以及货币超发的时代,我们必须在制造业还有信息化等方面积累更大的竞争力。
在国家层面,也有不少新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核心点就是让大家看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看到整个世界不管是在地缘的竞争上,还是市场的变化,科技创新的转变是一定会发生的。
接下来从投资的角度,和大家聊聊我们应该关注哪些赛道。蓝驰认为有四大赛道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就是新能源,新能源与碳中和息息相关,像大家比较熟知的光伏、锂电池、氢能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创新能源技术在接下来5-10年中一一出现,这些新能源结合自身上下游的产业要素会创造出巨大的产业,所以这是我们非常看好的。
第二是机器人,当前全世界大多都在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也意味着老龄化问题会变得更艰巨。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又确保我们的人口回报、工资回报保持原有水平或者更进一步提升?这一定需要机器人来取代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确保我们能保持甚至提高生产力。
第三是智能制造,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如何确保中国在科技方面仍占有先机,而不会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的挑战?我们常提到的国产替代和供应链安全都是重要抓手。我们国家一直重视提升制造业质量,致力于要向高端制造业发展。
第四是企业软件,也就是企业级服务。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再加上国际化的加速,已经不能单纯靠人力来管理。受疫情的冲击,企业的数据化以及上下游合作方的电子化变得特别重要,这和企业软件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的基金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近期我们有不少项目是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机器人,以及企业软件创造新的科技价值。
刚才说了整个宏观的变化以及投资人关注的赛道。那在微观层面,我归类成几个变化:
第一点,我们看到之前许多创业公司可能是从数据、运营去获取核心竞争力,接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科研驱动,这也带动了从模式创新到科技创新的转变。从投资人的视角看,对项目的属性、创业团队的要求都产生了不同,因为对数据、运营要求比较高的创始人和对科研底层技术比较重视的创始人,他们的画像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点,随着我们迈进第四次工业革命,不管是电动汽车、机器人,或者一些非常有创新性的企业软件,都需要交叉学科的能力。比如一辆电动汽车,是软件、是装满传感器的硬件、也是消费品。这意味着创新的门槛在提高,需要创业团队的构成足够丰富,不再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单一背景。
第三点,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化市场转变,要想创造世界级水平的产品,国际化策略变得特别重要。实际上,现在很多新创业团队的成员都是90后,相比上一代创业者,他们的全球视野是比较完整的,在构建产品策略时就已经把国际竞争对手考虑在内。
沿着刚才的介绍,我简单介绍几家蓝驰投的企业,让大家对刚才的分享有更多直观的感受。首先是理想汽车,很多朋友都听过这个品牌,理想是国内头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企业,有极强的产品定义能力和研发能力,产品发布以来连续多个季度蝉联中国中大型新能源SUV销量冠军。在投资初期时,我们就非常认可理想,一是顺应刚刚我提到的新能源趋势,二是团队对用户的需求有非常好的洞察,三是产品设计以国际标准为衡量点,确保产品都有国际水平。
另一个是高仙机器人,它是国内具备全场景智能化清洁能力的机器人企业,占国内清洁领域80%的市场份额,远销到40多个国家。清洁机器人也结合了人工智能、传感器等多种技术,以及对清洁场景的洞察,完全是一个新物种,而且它有自己的供应链,所以成本能做到比原来需要人工驾驶的机器更便宜,这也是一个创新,而且是能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
第三个是镭镆科技,通过3D打印技术来解决传统制造生产模具的行业痛点,并且是整合优质产能、重构模具行业格局的企业。我们在镭镆很早期的时候就投资了,当时我们看好它对3D打印技术的深入洞察,同时,它又结合金属粉末材料方面的创新,大幅提升模具功能,还能降低成本。这个创新也是刚才我提到说的交叉学科的结合,有材料学、硬件、3D打印、智能制造的结合,所以镭镆科技有不少国内、国际的大客户,包括苹果、华为等。
最后我想介绍安芯网盾,他们针对企业客户对数据安全的需求做了国内首创硬件虚拟化的内存监控技术。过去的安全软件很多针对应用层,随着企业软件变得更复杂、更多元,很多入侵都是在操作系统以及底层硬件区域出现,如何防护入侵就是安芯网盾希望解决的。他们的客户涵盖了华为、百度以及一些国际化的客户。
这四个案例有几个特点,他们都有自研的底层技术、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平,又都有交叉学科的背景,而且不止针对国内市场,也有潜力面向国际市场。这些维度映射着蓝驰对项目的判断标准。
过去十年的产业变化跌宕起伏,而此刻我们正处于生态重塑的换挡期。下一个十年,蓝驰依然会坚持全球视角、深入洞察,持续助力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