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是20年来蓝驰创投做的第一个创业营:用3个月的时间,与20位创业者深度共创。9月2-3日,不鸣创业营开启了第一次探索。
我们想先回答不鸣创业者不是什么。不是明星导师高高在上的点评,不给纸上谈兵的策略方法论,不是来「混圈子」。这是拒绝被定义的创业营。
那么不鸣创业营是什么?我们现在还无法给出答案。因为这是一个生成式创业营,每个不鸣者都在输入prompt。3个月后,我们将与20位不鸣者一起交卷。不过,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在开营仪式上的阐释,说明了蓝驰为什么出发做这件事,我们摘编出来与你分享——
欢迎大家登陆不鸣创业营。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做创业营?为什么叫不鸣?Booming 又是什么意思?我想先讲两个故事。
有一年我去南方爬山,看到很多笋尖,看起来很小很鲜嫩,就以为是刚生长不久。结果当地人告诉我,笋冒头之后,大概6天就可以收获了。但大家知道它在地下至少生长了多少天吗?
将近60天。
也就是说笋被你看见的时间,还不到它整个生长过程的十分之一。60天里,它孤零零地被石头压、被虫咬,还得拼命吸取营养,才能冲出地面。
下山后我就去查笋的生长,结果查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讲怎么割笋、长出来多久可以收割。
这60天才是它生命的主要部分,但绝大多数人只关心怎么收获。这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今天的创投市场。
今天绝大多数的科技项目就像这棵笋,从0到1的研发阶段是最难、最不鸣的。一旦崭露头角,就会进入booming阶段。但如果你不曾在最艰难的60天里陪伴Ta、支持Ta,那也没机会和Ta一起迎来收获。
但很多创始人还停留在昨日的世界。我想跟大家说要面对现实:国内一级市场的资产已经不能像原来一样只跟随美股定价体系,新的世界里,增长和净利比收入规模更重要,甚至未来,你只能用A股和港股的思路去以终为始。
更重要的是,放弃寻找低垂的果子,回归初心:创业者要脚踏实地地去耕种,投资人在新的环境里要向前一步、培育不一样的土壤,才能在未来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就是不鸣创业营这个logo的第一个含义。那一横就是土地,下面的箭头代表向上的力量,也就是在坐的各位。20年来蓝驰只做一件事:就是陪伴早期科技创业者从0到1。在今天的环境里,我们也要和各位一起摸索迭代,寻找破土而出、从不鸣走向Booming的路径。
再讲讲我自己。我的早期成长经历,往往都被加上「不鸣」的标签。
我去IBM求职的时候跟主管说,只要让我进IBM,什么工作都可以。他就offer了我一份围绕PC产品的工作——在那个年代PC是个边缘产品,不受重视,大家都想去大型主机部门。后来我到新加坡电讯,以为可以参与语音或卫星项目,结果又被分配到当时很边缘、人少的互联网部门,开始还以为未来前途茫茫。
但后来PC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也就因为有了PC和互联网的背景,我顺利转换到了蓝驰硅谷做VC投资。2005年回到国内,当时国内科技创业、风投还刚起步,处于不鸣的状态。后来科技创业者们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大家有些甚至亲身经历过。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蓝驰最在乎的是不鸣者的「志」:我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是什么触发我决定选择这个idea?这是不是个能让我耗尽一生来做的事?这个初心是不是一个足够大的梦想?对“足够大”的定义是什么?
在蓝驰,我们相信「不被定义,敢为人先」是创业的本质。本着初心、勇气和持续迭代、重新定义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不鸣创业营logo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一个「不」字。你要有敢于对旧世界说不的勇气,但不用害怕孤单,在你攀登的过程中,蓝驰希望当你最好的伙伴。
这就是我回到中国创立蓝驰创投的初心。我相信不鸣者懂不鸣者,所以二十年来,蓝驰的投资观从来都是帮助不鸣的人Booming,这是我们最大的自豪感所在。
一个人、一个团队从不鸣到Booming,除了有不舍的初心,是需要能借势弯道超车的。比马车快十倍的一定不是马车,想弯道超车就要借底层技术变革和需求变化的势。
有锂电的突破,才会有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换代,才有大家看到锂电的火热;有了光伏技术的突破,才会有清洁能源取代火电的可能;芯片从FPGA/CPU做到GPU,才会有AI的浪潮;有了4G,才会从目录电商进展到视频直播;算力的进步,才会从搜索引擎进化到Open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