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蓝驰创投在深圳举办Booming Hub「重新定义!AI再造智能硬件」活动,8位头部AI硬件的创业者和观察者,面向近百位行业观众分享了自己的非共识。这是我们与深圳的创业者们一次全场满员的聚会,我们把其间的吉光片羽分享出来,让你感受那个下午的热烈——
第一次的Booming Hub,致敬深圳和创业者精神🗣
Booming Hub是由蓝驰创投创业者生态品牌「不鸣Booming」衍生而来的沙龙活动产品,未来将成为蓝驰和创业者、产业方朋友们聚会的场域。本次是Booming Hub的首次落地,也是我们首次在深圳举办AI硬件活动,但这个第一次就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深圳创业者们的热情——
原本仅能容纳80人的场地,满满挤下了130多位观众,许多朋友坐在台阶上听完全程;到场的创业者75%为创始人/CEO;在大厂就职的观众来自大疆、华为、字节跳动、小米、美团、魅族、OPPO、vivo、蚂蚁集团等……感谢所有到场者与我们共创这场生机勃勃、高质量的闭门聚会。
飞行运动相机&智能割草机,如何征服海外?🛥
全球化,是AI硬件创业的重要课题。而本次活动这一session请来的公司都交了非常漂亮的答卷:零零科技推出的哈浮飞行相机不仅在众筹平台上创下超过500万美元的佳绩,还挑战了大厂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森合创新的产品OASA R1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在Kickstarter平台成功筹集230万美元。他们带来了这些思考——
@零零科技创始人王孟秋
@森合创新创始人李畅
💡 闪极&光智时空,大模型如何在硬件找到新场景?
大模型如何在硬件上落地应用?我们请来了两位有多年大厂经验、正在创业中探索这一问题的朋友:闪极科技合伙人潘欣曾是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并担任字节跳动AIGC与视觉大模型AI平台负责人,近期发布会炸场的闪极AI眼镜,就凝结着他加入闪极后的思考;光智时空创始人刘博聪曾任美团自动车自动驾驶算法负责人,并参与创立小马智行,此刻正在探索新的AI硬件形态。
@闪极科技合伙人潘欣
@光智时空创始人刘博聪
Bubble Pal & Loona,AI玩具爆款是怎么炼成的?👣
AI硬件领域中,第一个跑出PMF的细分赛道是玩具,为什么?我们发现了两款AI玩具爆款——Bubble Pal,挂上就能让毛绒玩具上说话的神奇小球,上线三个月即销售数万台;AI宠物机器人Loona,在Kickstarter上线一个月便斩获300万美元佳绩。这两款玩具的创造者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看见的AI玩具市场——
@跃然创新创始人李勇
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产品形态?
结合毛绒玩具,天生具有温暖和陪伴感,与情感价值的AI结合最为契合;产品形态简单,专注通过AI硬件验证市场需求,避免过度复杂化,最大化满足用户情感需求;Bubble Pal专注语音交互,发挥大模型能力到极致,通过简单的硬件形态实现核心体验,同时降低成本,保持稳定与可靠性。
跃然创新做的几个减法:
1)不做完整毛绒玩具,专注语音交互核心功能,降低成本并简化产品设计。
2)初期聚焦儿童群体,充分发挥大模型在情感陪伴中的优势,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体验。
@可以科技创始人杨健勃
硬件接入大模型,大厂怎么看?👀
听说硬件厂商都在排队接入大模型?大厂人怎么看?我们请来了字节跳动大模型资深架构师邢孝慈,分享了他眼中的AI硬件的竞争格局,以及创业公司的差异化竞争机会可能在哪里:
与我们共创💣抢麦 & challenging question
本次活动中,我们特别设置了开放给所有报名者的抢麦环节。不鸣Booming的核心理念是共创,我们相信,拥有非共识认知的不只是嘉宾,更是每一位持续思考的不鸣者,值得被听见和分享。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迎来了一位老朋友——硅星人创始人兼CEO骆轶航,他成功抢麦与大家分享了AI硬件在硅谷的前沿发展情况。
同时,在每个演讲环节之后,都有challenging question环节,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则担任「challenge裁判」,鼓励大家互相challenge,以激发思辨,打破单向输出。
潘欣:硬件可以分为平台型和非平台型两类。平台型硬件注重开放性,通过搭建一个吸引开发者加入新功能的平台,持续保持硬件的活力。而非平台型硬件则更多是功能固定的实现形式,适合特定的场景。加入 AI 后的智能提升,体现在硬件与软件的协作中,通过 AI 增强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依赖单一的固定功能。
潘欣:手机作为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产品,其触摸屏和电池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在所有场景中发挥最佳效能。独立硬件在用户双手不便、需要快速记忆等场景中具备明显优势,其便携性和专用性使它成为手机的有效补充。因此,在一些需要专注功能的场景中,独立硬件更具价值,但不一定完全脱离手机,而是起到补充作用。
刘博聪:硬件通过增加多模态传感器或优化现有设备(如高精度摄像头),在环境感知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更加细致和准确的感知数据。软件则借助 AI 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解析,解锁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力。二者结合,通过硬件采集丰富的环境数据(例如 3D 重建和空间信息),再由模型优化,实现更强的 context 感知能力,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刘博聪:环境感知的提升潜力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类型的传感器(如运动传感器、空间感知器)来实现,这些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细粒度的感知信息。同时,结合 3D 重建等技术,从硬件数据中提取多维度的环境信息,不仅为 AI 提供坚实的基础,还能减少对模型本身的依赖,提高整体感知效率与精度。
李勇:传统玩具容易因儿童成长阶段的变化而失去吸引力,但 AI 玩具借助大模型的记忆和适应能力,可以持续记录孩子的成长数据并陪伴其成长,从而提升长期粘性并增强用户价值。
杨健勃:陪伴不仅局限于聊天,更多的情绪价值来源于非语言互动,例如观察用户习惯、主动提醒等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推理能力和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是关键。
李勇:AI玩具的陪伴价值可以通过语言和视觉的融合来实现,但因多模态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当前的实现方式主要依赖语音与毛绒玩具的形态结合,来加强情感连接。
杨健勃: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是趋势判断,例如 AI 的发展推动角色化进程,而实体形态能够增强人与 AI 的情感连接。其次是形态选择,例如通过地面移动场景覆盖家庭内的多种使用场景,解决情感交互与技术实现的挑战。
在发布首版产品时,应该聚焦于创造“WOW 时刻”,例如玩具可以以可爱和有趣为核心卖点赢得用户的好感与购买意愿,而不需过早追求长期高频使用。
这是一个booming的下午,我们创造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也见证了对AI硬件未来的畅想。我们相信,正是所有非共识的idea,让世界变得有点不一样。或许我们从不曾拥有「最」完美的硬件,但唯有迭代才能穿越时代。站在AI掀起的历史性转折点,蓝驰创投欢迎更多AI硬件创业者与我们联系,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