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领域 AI 的场景进化,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从技术开发到产品落地;第二,是从医学影像的医技科室走向临床科室。
汇医慧影创新产品总监王瑞
听起来好像比较容易,但我们如何从技术做到产品?为什么要从影像做到临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整个互联网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的发展。人工智能确实在许多领域具备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应用机会,它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算力、算法和数据。
医学影像领域最权威的会议是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在 2016 年的 RSNA 会议上,很多人提到五年后深度学习会在影像方面有深入落地。仅仅过了一年,2017 年的 RSNA 的开幕式上,最大的三个议题都提到了人工智能。
汇医慧影是一家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做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公司。就长远规划和布局而言,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从技术到产品。
最早「人工智能+CAD」已经可以做基本的图像识别,现在有很多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做疾病筛查。真正要进入医疗领域,仅仅做到筛查是不够的,我们提出人工智能 2.0 和人工智能 3.0 的概念,即除了医学影像还要结合临床数据,包括检验、病理、基因、电子病例等数据(做分析)。
对于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如何实现落地、如何实现场景化,我们的第一个看法是要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产品一定要有独特的想法和更高的追求。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提供人工智能的算法,在产品和业务链上也比较全面。
比如电子胶片。我们现在在医院拿到的还是胶片,事实上这个东西在国外十几年前就基本灭绝了,现在都是电子化、网络化的。在中国或同行业公司中,我们是最早做电子胶片的,现在在国内很多医院里都进行了推广,国家也非常重视。电子胶片不仅能降低医院和政府的成本,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价值。
做电子胶片并不是说我们公司在涉足别的业务。AI 公司不仅要发展企业,更要考虑生存。除了上游的 AI 算法产品,最底层的数据获取也要切入。通过电子胶片、远程会诊等服务,我们已经接入了全国 800 家医院,其中 200 多家都是三甲医院。
汇医慧影还有一个比较新颖的东西,是放射组学或者说影像组学科研平台。AI 进入医院很多临床医生都会接受,但医院毕竟是行政机构,新颖的概念、收费模式、准确度还值得商榷。AI 现在最吸引医生的更多是科研。我们开发了放射组学平台,将影像结合检验、临床、病理等信息做成科研平台。医生通过平台上传数据,不需要懂人工智能算法,只需要懂基本影像标注,就可以实现科研结果的输出。
而且这个平台非常人性化,考虑到很多医生临床业务压力比较大,平台还提供 AI 论文撰写服务,能直接输出英文论文。除了摘要和结论,实验方法、实验样本等等基本框架都能输出,这是一个能吸引医生的、很好的工具。
整个国家都非常推荐分级诊疗,我们还与一些地方医院、政府建立了分级诊疗的平台。借助分级诊疗云服务平台,可以很好的将医院和病人连接起来。
总体来说,我们通过电子胶片解决数据来源,科研平台让我们跟医生更好的合作,其中很多有价值的想法都可以转化为产品。通过分级诊疗业务与政府、医院深入合作,切入医院整个业务流程,这就是汇医慧影的整体构想。
我们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在上传原始文件后,平台就能自动进行图像识别、作出判断,可以实现 CT 肺结节辅助诊断、DR 胸片辅助诊断、骨折辅助诊断等等。
详细介绍一下 AORTIST 主动脉夹层分析这个产品,是我们与 301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合作完成的。2017 年郭伟主任主办了中国血管创新论坛,我们的 CEO 作为讲者介绍人工智能,会议之后郭伟主任对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对于临床的价值产生了很深的兴趣,提出了一些血管外科面临的临床问题,希望人工智能帮助解决。经过一年的配合,这个产品已经完全上线了。
AORTIST 是在我们的放射组学平台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最初 301 的医生把影像结果进行标注放到平台上,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初步实验,得到不错的结果。我们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再进行算法的开发,不断地优化。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不仅能做诊断、测量,更多的是结合临床,提供手术方案和愈后结果预测,最后还会与我们的远程随访系统结合起来。
这个产品最终实现的效果是,第一可以用人工智能进行 B 型主动脉夹层的精准测量,为临床医生提供手术方案;第二可以结合临床结果,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愈后的预测;第三我们的远程随访系统可以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给出个性化随访建议、推送随访信息。如果患者在异地,他还可以将结果上传,301 医生可以远程进行随访管理。现在这个产品已经基本完成,并在在一些医院进行了推广。
AORITST 能做什么?B 型主动脉夹层(这个疾病)在血管外科不是特别常见,但死亡率特别高,患者很多时候还没有上手术台就死亡了。针对这个疾病一般有三种策略:服药、外科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
服药比较保守,开胸手术疮口面比较大。现在虽然有微创手术,但是支架选用是个难题。301 医院有很多患者是在外地手术不是很成功,才来这里修复、更换支架。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可以对 CT 图像进行主动脉精准测量,再根据患者的破裂位置选择合适的支架。这个产品完全符合我们要实现从影像走到临床的目标。
除了这个产品,面对很多重大疾病我们都计划推出类似的产品。真正的目标还是从影像科室真正走到临床科室,参与包括服药、手术等在内完整的患者治疗,这样产品才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文/汇医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