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药丸,从Lab到产业|蓝驰生物科技系列沙龙
2023-06-15 09:00 星期四

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资逻辑已经悄然改变。

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趋势——经历一场风暴之后,二级市场已经见底,一级市场在重创后缓缓复苏。一切会变好还是更坏?

近期,蓝驰创投生物科技团队有过几次内外部的讨论和输出,我们从中提炼了精华观点,今天分享给大家。其中在生物科技系列沙龙中,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戎璟结合宏观背景与具体企业的路径,阐释了蓝驰对生物科技企业的判断与投资逻辑。

活动还邀请了百奥赛图沈月雷、礼达先导倪锋、质肽生物张媛媛、沙砾生物种孟阳、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招商健康何铁强等嘉宾,从学术和产业的视角聚焦「创新药研发」这一热点话题,探究了一颗药丸从Lab到产业的跌宕之路。我们做了最大程度的精简,全文不超过三千字,下滑迅速获取新知——

01 蓝驰View:见底市场下的生机

?生物科技行业的现状如何,市场的判断是相对统一的,从二级市场的反应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 从香港上市公司的生物科技指数、纳斯达克的生物科技指数、创新药ETF的走势可以观察到,三者在2021年的七八月份达到高点,然后一路往下走,在去年年底时到达最低点。
  • 趋势非常明确:二级市场已经见底,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但短期内上涨到原值也不现实,因为股票市场基本上都是用十年时间涨起来,用半年时间跌回去。这是整个行业的基本面,所以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和观点。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什么样的生物科技公司才有可能顶住压力,茁壮成长?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当然也有自己的思考:

  • 第一,带给终端的差异化。市场上很多公司都在强调自身产品在设计时的差异化,但产品设计端的差异化是否能够给临床和终端市场带来的变化才应是考虑的重点,仅有部分技术的差异化是没有意义的;
  • 第二,核心产品指向解决一定临床问题的“大市场”产品。产品最好能针对或者有潜力能够扩展到大临床医学或者消费医疗市场。这里想强调的是,在医药领域,重磅产品通常能够解决重大的临床医学问题,但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更多销售收入的大产品未必一定需要对应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人,都需要更加开放的看待外部市场的变迁和各种技术的迭代;
  • 第三,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业务规划和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更加敏感地对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有所察觉。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同的资金属性和资本市场对创业公司的要求和品味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相较于10年前创业,创始人可能在公司成立的初期就需要对股权架构搭建、业务设计、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规划上有相对深度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创始人需要更多地审视管理团队的能力究竟更加符合哪种品味的资金属性,公司的业务能够在未来满足哪个地方的二级市场要求; 
  • 第四,经验+执行力。对于生物科技公司,虽然创新很重要,但执行力更重要;
  • 第五,“老师和老司机”的组合。拥有前沿技术的学术界大咖+有丰富产业经验的大佬组合,是我们最喜欢的管理团队搭配;
  • 最后,对于现金预算更加重视,生物科技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融资远没有原来那么容易,一开始就高举高打、高价挖人、扩建管线的时代可能也一去不复返。

02 产业View:下半场的真相

必然的结合:产业与学术

| 倪锋

我从学校出来之后,希望证明一点:中国现有的人才、产业、社会资本的基础可以做出优秀的企业。我希望更多学者能够做创新企业的好助力。

| 种孟阳

中国医药产业现在逐渐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过去存在套利空间,但进入原研阶段后,一种明确的分工在逐渐出现:科学家负责专注、全面地探索技术;产业化团队负责专业、快速地构建体系,把工艺、临床,每一步合乎规定地做得扎扎实实。很多大科学家也认同自己仅提供技术、专业团队来推进和管理的模式,一部分科学家甚至直接把产品和平台卖给成型公司。

目前产学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有资产的定价,这块的市场化体系没有建起来,技术转化部门或者校方会担心资产流失或者利益输送。但如果定价太高,一旦有第三方中介公司确定价格后,商业化价值会减少,等于把资产都杀掉了。

| 何铁强

除了上述情况,也有技术仅仅是阶段性成果,需要科学家继续往前走的情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对各个环节,包括技术、产品、市场的认知很重要。

| 张媛媛

很多基础研究离不开学术界,但当企业遇到技术难题、希望学校能解决的时候,学校方可能会因为这些研究发不了文章,不愿意做。所以需要有一个更成熟的系统,能够让产业界和学术界慢慢地进行合作。

如何洞察需求真与假

| 何铁强

临床需求里既有真命题,也有伪命题。甚至有时临床时觉得不重要的事情,反而可能是很大的市场需求。所以临床需求需要有对人的洞察,才会去寻找解决之道。

举个例子,乳腺癌的术式之所以从扩大切除发展到保乳和综合治疗,是因为有人接受不了切除。有大夫觉得这是问题,所以会去研究怎么做有限手术。但更多的大夫会觉得不切乳是违反规范的。

| 张媛媛

每个人对临床需求的定义都不一样。比如在代谢领域,大家以减重手术能达到的20%-30%的减重效果来作为减肥药的需求,但很多人实际上减重10%就能满意。再比如说,每个月注射一次 VS 每天口服药片,哪个好?有的老人见到针头就害怕,但有的人觉得不用带药更自在。未来可能更倾向于为不同病人定制临床需求。

人与事:创业团队的组建

| 倪锋

创业的初期阶段,技术驱动型公司的天花板就是CTO或者CEO,员工能够配合、执行就好。公司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跟你互补的人出现。

| 种孟阳

合作团队首先要有分工,如果都是一种类型的人,碰到困难时所有人都解决不了。开车的时候看远方,路会开得比较直,如果只看到脚底下,就很容易歪。

| 张媛媛

不同阶段招人要响应不同需求,如果产品马上准备IND上市,那就必须要招有经验的人申报临床,还不能是刚毕业的PhD。除此之外,候选人的项目理念与企业是否一致也很关键,宁缺毋滥。

| 何铁强

团队在一起的状态跟他们想做的事情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能让事情更好地往前走,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