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象限,走不被定义之路 | 蓝驰2024年度基金合伙人大会
2024-11-15 16:00 星期五

今天(11月15日),蓝驰创投2024年度基金合伙人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以“跳出象限”为主题,邀请百余位LP、蓝驰家族企业成员、合作伙伴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了AI、具身智能、先进计算、生物医疗等前沿科技议题,共同跳出象限,打破mental block的桎梏,探索未知的领域。

当下,全球增速普遍下降,如何让增长重回正轨?在开场演讲中,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表示,我们应当直面并接受行业增长的第一性已经发生改变。在科技变革的基础上,过去的增长推力来自于国际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而当下这一推力愈发转向大国竞争,推动着少数重点行业的增速超预期增长。

陈维广强调,应对这一变局,更应当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比较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传统优势正在迎来新的能力提升:供应链构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工程师红利带来了充足的高素质AI科技人才,全球本土化和贸易伙伴多样化推动着海外需求的增加。他表示,蓝驰创投相信,中国人才有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科技产品和服务,满足自身与全球需求,从而进一步刺激内外部需求。

在这种新环境下,如何捕获增长?接下来,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示,每个时代都有最核心的技术变革,而当下的核心技术变革正是AI。通用人工智能+3D交互界面+机器人的“三浪叠加”,将孕育未来30年大周期中的Big Thing。沿着这一投资策略,蓝驰创投投资了月之暗面、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沐言智语、潞晨科技、PPIO、Fabarta等覆盖产业链各个维度的优质企业。

在此过程中,蓝驰创投也在持续自我迭代,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部团队和外部生态。在创业者生态方面,更加关注早期创新的土壤,打造差异化项目来源,与创业者和生态合作伙伴深度链接,逐渐形成了行业标杆、科研院所、一流高校、生态合作伙伴的生态。同时,通过严密追踪分析被投进展、形成明确合理的退出目标,蓝驰创投也实现了颇有成效的阶段性退出。

大会现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带来了《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发展展望》演讲。黄铁军表示,人工智能是一门技术,技术科学的新特点是要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扩展,所以要持续实践、探索。未来三年大模型将扩展到视觉、听觉、具身、行动等通用智能,规模变大、尺寸变小,成为具身智能的“大脑”;而普通语言将升级为科学语言,人工智能将用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此外,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投资合伙人石建平、董事总经理戎璟、投资总监陶也了分别分享了蓝驰创投在机器人&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硬科技四个重要赛道的投资策略和成果。

具身智能与人机交互赛道持续火热,为什么当下这两个赛道值得高度关注?蓝驰创投认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而中国具备充分的比较优势。过去一年中,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已逐渐从场景探索过渡到小批量试用,多模态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算法还将赋能各类机器人打开更多应用场景。此外,人机交互作为未来交互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在带来更大的想象力。随着多模态基础模型的发展,下一代人机交互设备的早期形态正在出现,为初创公司提供了大量机会。

在全民关注的人工智能赛道,中国在大模型和AI应用的优势和机遇在哪里?过去一年中国AI产业呈现出更多积极信号:在人工智能从生成式到智能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大模型的发展处在全球第二的水平,且拥有完整的场景来实现智能体AI的行业服务落地,AI超级应用、AI for Science正在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人工智能供应链重构下,中国有巨大潜力为全球提供性价比更高的AI基础设施和应用。基于这些洞察,蓝驰创投已经加大对于智能体AI的应用和基础设施的关注,以AI-first的视角关注创新企业,在人工智能赛道做全栈布局。

硬科技是个宏大主题,投资机构在其中如何取舍?蓝驰创投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形成了清晰的投资策略:投资以创新性技术为主要壁垒、PMF定位清晰、具备商业化能力或潜力的公司,包括颠覆式前沿技术类公司、产业型前沿技术公司和国产替代型公司等。蓝驰创投核心关注的硬科技赛道,包括AI硬件基础设施中的先进计算、互联通信以及新能源。

如何在生物科技的行业底部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目前已处于行业底部,是抓住产业机遇的最好时机。城市化与老龄化构成了生物科技行业的需求基础,中国创新药公司的做药能力也在持续得到验证,面临专利悬崖的MNCs未来仍将继续购买中国创新药资产,新一代的AI技术也在打开生物的想象空。蓝驰创投在生物科技赛道重点关注具备差异化、国际化、商业化、AI+交叉特质的创业公司,目前已投资了质肽生物、南开和成、安领科生物、微灵医疗、百图生科等优质公司。

在圆桌论坛环节,蓝驰创投与家族成员围绕重点行业,探讨当下热点议题、展望技术与产业的演进。经历过去两年的人工智能大发展,朱天宇与月之暗面、沐言智语探讨了AI新物种的可能形态,以及如何在基础模型能力的约束下进行价值创造;综合技术演进、产业落地、全球竞争等多个维度,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与银河通用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灵初智能在具身智能论坛中,共同思考了正处于科学与应用之间的具身智能,如何加速落地、实现普遍应用;面对AI大爆发带来的算力紧缺,蓝驰创投投资总监陶也了与极刻光核、伊辛智能、芯来科技、能量奇点,判断了全球算力需求的走势和技术演进趋势,共同畅想了中国如何走出具有特色的算力框架之路;生物科技产业正在奏响从严肃医疗到大众消费的变奏曲,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戎璟与质肽生物、微灵医疗、央山医疗、科睿医疗,分析了消费医疗产品的最佳路径,以及该类产品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企业发展的思路。

大会展示区中,蓝驰创投家族企业携纷纷亮相,展示了人形机器人、XR眼镜、医疗设备、e-VTOL飞行器、无人机、割草机器人、光学模组等创新产品,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技展。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不确定性的增加,蓝驰创投坚信,拥抱变化、跳出传统象限,必将在不被定义的路上发现瑰丽景色。